應用背景
火力發電廠消耗我國煤炭總產量的50%,其排煙熱損失是電站鍋爐各項熱損失中最大的一項,一般在5%~8%,占鍋爐總熱損失的80%或更高。排煙熱損失的主要影響因素是鍋爐排煙溫度,一般情況下,排煙溫度每升高10℃,排煙熱損失增加0.6%~1.0%,發電煤耗增加2g/kWh左右。我國現役火電機組中,鍋爐排煙溫度普遍維持在125~150℃左右水平,褐煤鍋爐為170℃為左右,排煙溫度高是一個普遍現象,由此造成巨大的能量損失。國內現有的300-1000MW機組大部分采用濕法煙氣脫硫系統,要求進入脫硫塔的煙氣溫度在80℃左右,因此鍋爐排煙中的部分余熱未被充分利用,通常使用噴水、GGH(氣氣換熱器)降溫。對于已經投運的鍋爐,經過燃燒優化來降低排煙溫度的幅度非常有限,省煤器和空氣預熱器的改造因受到空間的限制,降低排煙溫度的幅度也很小,同時尾部受熱面的低溫腐蝕也限制了排煙溫度的大幅降低。因此,獨立于原有鍋爐系統之外的排煙余熱回收系統成為節能降耗的首選。
技術原理
煙氣余熱深度回收系統是在除塵器與吸收塔之間設置一級氟塑料換熱器,以進一步在氣余熱,降低進入吸收塔的煙氣溫度。具體工作時,通過氟塑料換熱器內的熱媒介質與煙氣進行熱,使除塵器出口煙氣溫度由110~120℃降低至60~80℃甚至更低溫度后再進入吸收塔;回收的煙氣余熱則通過二次換熱,將煙氣余熱轉移至機組的低加凝結水系統、熱網水系統或都空預器進風系統。
技術優勢
耐腐蝕。在使用金屬換熱器受到低溫酸腐蝕問題限制的情況下,氟塑料換熱器化學性能穩定,幾乎對所有的化學品和溶劑呈惰性,徹底解決了金屬煙氣換熱器的低溫腐蝕問題。
耐高溫和低溫。氟塑料在-190℃-260℃范圍內可實現全工況穩定運行。
低阻力。氟塑料換熱器摩擦系數極低(0.04),擁有極低的水側及氣側阻力。
防結垢。氟塑料管表面光滑且有適度的撓性,有固體材料中最小的表面張力,不粘附任何物質,不易結垢。
耐老化。極強的熱穩定性和熱膨脹性,正常情況下可使用15-20年。